各地醫療器械注冊收費標準匯總(截至2022年1月5日)
醫療器械注冊費是行政性收費,按照注冊單元收取,部分省份不收取醫療器械注冊費用,絕大部分省份還是收取的。本篇文章統計了截止到2022年1月5日各地醫療器械注冊收費標準。
來源:醫療器械注冊代辦 發布日期:2023-10-10 閱讀量:次
?
對于企業而言,增長是永遠的命題。
無論過去賺了多少億,每一年的開始,又會是一個新問題。
從去年湖北核酸試劑集采開始,試劑價格一路走低,從十幾塊,最低到了5塊多。有人測算出核酸試劑盒每份平均生產成本約在3元-5元左右。雖然利潤不高,但是用量大。近2年不少城市出現散發疫情,都采取了多輪的全員篩查,加之國家采取動態清零的嚴格防疫政策,整體對試劑的消耗很大。不少IVD企業在年報中都表示試劑價格普遍下調,對營收有一定影響,但今年發貨總量增加了。
試劑價格很便宜,檢測收費也下降了。目前不少官方指導價核酸的單管檢測最低25元,混檢8元。對于做第三方檢測的企業來講,也要靠薄利多銷。有負責人稱,醫檢所每天至少五百多例以上才能達到盈虧平衡點。
出口海外的抗原試劑價格同樣很低,多家企業表示出口歐洲1人份不到1美元,都希望能把產能提升,接的單夠大才能賺一點錢。
2022年,這種情況必然會更加普遍。
新冠的機會看似很多,核酸、抗體、抗原、檢測服務、原材料、檢測耗材都能掙到錢,但沒有哪一家是能夠通吃的。
IVD企業只能掙到自己能力范圍內的錢,核酸營收大增的企業一直都是深耕分子領域的,比如達安、圣湘、之江;賣抗原出海的黑馬企業,也都是做POCT起家,并且在海外深耕多年的,如東方、熱景、萬孚、寶太;第三方檢測做到最大的,依然還是金域、達安、華大這些企業。
IVD企業的焦慮或許是來自一種盲目all in,任何一個新冠業務的爆發,都認為是自己沒有抓住機會,其實是自己根本沒有能力。做業務不是押寶,這個時候,只要追隨著,順便掙一些就可以了。以前沒做過傳染病業務的企業沒能夠第一時間抓住新冠的機遇,但是后面自己慢慢模仿著做也會有不錯的市場機會。
所以,踏踏實實做自己的主業,只掙屬于自己的錢,才不會焦慮的睡不著覺。
但凡是有一定技術含量的產品,一定是經過了長時間的技術積淀的。無論是分子還是發光,不要妄圖自己能很快研發出一款好產品快速上市。有產品需求焦慮的企業最好不要自己研發,直接去OEM和收購可能更劃算,他們一定比你自己研發的還要好。當前,效率才是最重要的??纯催@一年的變化,很多外企都在代理中國本土產品了,這是趨勢。
自己建渠道也不如找合作伙伴共同成長。就拿核酸試劑來說,拿下證的有30多家,但卻不是每一家都能夠業績好,還是有不少業績不行的。一證價值千金,如果能夠早點和有實力的企業合作,能收獲到的遠不止現在。前幾天看到,浩歐博的自免發光產品都能夠適配邁瑞的發光儀了,一切合作皆有可能。
敞開心扉,兼并合作,可能會少很多焦慮。
中國的IVD市場目前不是你是我活的競爭格局,而是合作共贏的局面。
以前不在IVD視野范圍的九安醫療,拿到了美國新冠抗原自測的緊急授權,馬上就成了香餑餑,股票漲了好幾倍,業績也能夠翻好幾番。艾康生物也獲得同樣的殊榮,可以幾億人份的賣給美國市場,并且價格不菲。而其他IVD企業只能干看著,沒證賣不了。
國內的NMPA證同樣稀缺,剛開始拿到新冠試劑證書的都成了市場的寵兒,如之江、華大、圣湘、伯杰、捷諾、萬孚、明德、英諾特等等。
而歐洲市場,先拿CE證的同樣捷足先登。熱景、東方、寶太都風光一時。
所以,多重視注冊部門吧,把注冊建立在火線上。
這兩年,IVD挺缺人的,注冊、國際銷售、市場準入、研發、質量、生產的人都缺。企業更應該主動培養人才,創造適宜環境。而不是挖來挖去的做博弈游戲,結果只會是付出更多的薪金,平添浮躁和焦慮。企業固有的人才體系才是基本盤,應該整體提升待遇水平,而不是拉高高管的待遇,提升被平均的水平。
很多的企業只顧著把人挖過來干活,對于人才培養和成長往往是忽略的,不然只會面臨人才流失的焦慮。
安徽集采的刀已經砍下來了,他帶來的輿論恐慌遠大于實際執行的影響。歸根結底的影響,就是帶來了降價。但IVD確實不同于藥品和高值耗材的產品屬性,醫保其實降檢驗收費就可以壓縮后端了,所以還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磥?,各地陽光掛網的政策應該有一個較長的執行期,而大面積集采復制恐怕比較難。
但企業確實應該重新梳理自己的產業鏈了,如何實現成本領先,是一個需要焦慮的問題。
該考慮共同富裕了
先知先覺的一哥邁瑞已經在路上了,IVD企業一個都少不了的。IVD行業本質上是建立在社會公共服務醫療的基礎上的,不僅需要在醫療技術創新上幫助社會解決問題,也需要在先富的道路上,再通過經濟上回饋社會。
簡單講,年報的社會責任一欄,以后需要更加的重視。社會援助、家鄉建設、研產共創、支持政府、引進國資都需要有所行動,這是企業大而不倒的金玉良律。
焦慮是前進的動力,2022年,IVD領域的發展一定會更精彩。
來源:張洪華品牌管理
站點聲明
本網站所提供的信息僅供參考之用,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也不代表本網對其真實性負責。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我們立刻刪除。如有關于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于作品發表后的30日內與本站聯系,本網將迅速給您回應并做相關處理。
鄭州思途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專注于醫療器械產品政策與法規規事務服務,提供產品注冊備案申報代理、臨床試驗、體系建立輔導、分類界定、申請創新辦理服務。
醫療器械注冊費是行政性收費,按照注冊單元收取,部分省份不收取醫療器械注冊費用,絕大部分省份還是收取的。本篇文章統計了截止到2022年1月5日各地醫療器械注冊收費標準。
在我國,體外診斷試劑(IVD)是指:可單獨使用或與儀器、器具、設備或系統組合使用, 在疾病的預防、診斷、治療監測、預后觀察、健康狀態評價以及遺傳性疾病的預測過程中, 用于對人體樣
為進一步規范體外診斷試劑的管理,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組織制定了《人類SDC2基因甲基化檢測試劑臨床試驗資料技術審評要點》、《異常凝血酶原測定試劑臨床試驗資料技術審評要點》
2016年起,醫療機構對有冷鏈要求的體外診斷試劑實施了入庫驗收制度,要求供應商按照醫院規定的時間將產品送到科室,必須由試劑管理部門驗收人員、科室人員雙方一起驗收,驗收要
國家藥監局器審中心關于發布定性檢測體外診斷試劑分析性能評估等6項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審查指導原則的通告(2022年第36號) 發布時間:2022-09-28 為進一步規范定性檢測體外診斷試劑分析
體外診斷(In Vitro Diagnosis,下稱IVD),是在人體之外,通過對人體樣本(血液、體液、組織等)進行檢測而獲取臨床診斷信息,進而判斷疾病或機體功能的產品和服務。IVD已經成為人類
據眾成數科統計,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國醫療器械生產企業數量達28954家,較2020年的25440家同比增長13.8%。其中,可生產Ⅰ類產品企業19569家,可生產Ⅱ類產品13971家,可生產Ⅲ類產品
為加強醫療器械產品注冊工作的監督和指導,進一步提高注冊審查質量,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制定了《一次性使用高壓造影注射器及附件產品注冊審查指導原則》《金屬接骨板內固
無菌醫療器械因其直接或間接與人體血液或肌體相接觸的特殊性,決定了必須對其從生產場地到生產環節等的嚴格要求和控制。因此,為了保證生產場地和生產環節等符合無菌醫療器械
藥品/化妝品/醫療器械企業賣假貨無證銷售罰多少錢?近期福建省發布藥品醫療器械化妝品賣假貨無證銷售典型案例,一起來看看懲罰力度和罰款額度。"
行業資訊
知識分享
八年
醫療器械服務經驗
聯系思途,免費獲得專屬《落地解決方案》及報價
咨詢相關問題或咨詢報價,可以直接與我們聯系
思途CRO——醫療器械注冊臨床第三方平臺